直播app

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直播app - 民政资讯 - 全国民政

以实干推动发展 以实效兑现承诺

2025-10-13 09:36:53 来源:中国社会报 阅读次数:0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中国社会报评论员

  五年时光荏苒,弹指一瞬。过去的五年,是在民政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五年来,各级民政部门认真履职尽责,深化改革创新,以实干推动发展,以实效兑现承诺,把“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擘画的宏伟蓝图具象为一件件可知可感的民生实事,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厚重温暖的民生答卷。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十四五”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民政事业发展指路领航。国务院召开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系统谋划部署民政工作。五年来,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兜底民生保障全面得到加强,基本建成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各类困境儿童的保障关爱体系等,残疾人关爱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新的老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民政专项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基本殡葬服务供给持续加大,区划地名工作有效服务百姓出行、乡村振兴;各类社会组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完善基层治理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慈善事业加快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各级民政部门着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更好发挥民政部门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五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常态化保障低保对象达到了3940万人、特困人员482万人;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纳入国家保障和关爱服务范围,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26%、32%和31%;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40.6万个、床位799.3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提高到65.7%;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4万户,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老年助餐点8.6万个,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各类津补贴惠及4945万老年人;累计办理“全国通办”婚姻登记26.3万对……从一组组数据和一件件实事中,我们可以读出民政对象的满满获得感。各级民政部门把枝叶关情的“小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为民之政”的大画卷充满暖色调。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十四五”时期,全国民政系统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突出问题导向,紧盯中央关心的重点、群众关切的热点、政策落实的堵点、发展滞后的难点,不断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破难题、增活力、提质量。民政部大力推动完善民政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强化民政领域政策制度创新,社会救助立法取得突破,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老龄工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完成顶层设计,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更加健全,慈善事业法治建设向前迈进一大步,为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制度支撑。各级民政部门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增活力,因地制宜推进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制度、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等各项民政领域改革,通过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务实举措,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胸怀为民志,乘风破浪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审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接续奋斗,以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创造新成绩、书写新篇章!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直播app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