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5日是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民政部、中央社会工作部、文化和旅游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并持续推进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连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精心组织,围绕“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慈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慈善之花在广袤大地上璀璨绽放。
进机关:发挥表率作用,涵养清风正气
9月,多地纷纷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凝聚机关党员干部的向善力量——
“中华慈善日”当天,江西省举办省直机关“慈善一日捐”活动,党员干部带头为慈善事业献爱心。相关善款主要用于关爱“一老一小”“一残一困”和助学助医等领域的慈善项目。
同一天,江苏省举办“慈善一日捐”活动,党员干部将一份份爱心善款投入红色捐款箱内,募集的善款全部用于帮助困难群众。
浙江省众多党员干部也在当天踊跃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所捐善款由省慈善联合总会负责接收并建立专项基金,善款重点向山区海岛县倾斜。
一场场慈善文化讲堂、慈善文化展览,不断提升机关党员干部的慈善意识——
如何探寻中华慈善文化的深厚底蕴?陕西省延安市举办“慈善文化进机关暨第四十四期机关大讲堂”,党员干部从专家授课中汲取慈善文化“精神食粮”。
在江苏省扬州市委党校2025年秋季学期主体班课堂上,慈善专题讲座系统阐释慈善的丰富内涵,号召广大学员干部勇当先锋。
黑龙江省举办慈善文化展览、慈善专题研讨等活动,探索运用“云图书馆”等平台,普及慈善知识。
机关食堂、阅览室等公共区域,也正在成为开展慈善文化宣传、普及慈善知识的重要阵地——
山西省充分借助省直机关集中办公区的场景优势,聚焦机关人员每日高频停留的餐厅场景,张贴慈善海报,发放宣传折页,并利用餐后休息时间为干部职工讲解应急救助、志愿服务等相关知识。
福建省开展省直机关“尊老爱幼 扶困助残”慈善关爱文明实践活动,19家单位的近400名党员干部职工踊跃参加慈善宣传、救护培训和捐款活动。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点滴善意,尽显担当。各地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爱心捐款、慈善讲堂、文化展览等活动,在感悟慈善文化的同时,传播正能量、引领新风尚。
进企业:厚植家国情怀,践行社会责任
“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经济效益,更在于肩负社会责任、传递行业温度。”在中国应急救援人员关爱和矿山尘肺病防治基金会贵州办事处、贵州省煤炭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募捐活动中,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为组织好募捐活动,多家企业发布倡议书,号召干部职工奉献爱心。大家纷纷扫描募捐二维码踊跃捐款,送去关爱与希望。
这是众多企业持续参与慈善事业的缩影。上海市国资委下属企业设立公益基金会,为基础研究引入资金活水;广东省中山市多家企业携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启动关爱儿童公益项目……众多企业通过成立慈善组织、与慈善组织合作等方式,带动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慈善、奉献爱心、传递温暖。
“我们每年将部分企业利润注入基金会,长期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我们集团各驻疆企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16亿元,覆盖78个村。”……一份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系统展示了企业慈善成果。如今,公益慈善已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学习法律法规、积极捐款捐物、设立专项基金、实施慈善项目、帮扶困难群众……众多企业厚植家国情怀,自觉把自身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彰显责任担当。
“如今,企业慈善已成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生力军。”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高静华表示。
进乡村:聚焦乡村振兴,滋养文明乡风
9月5日,字节跳动公益在贵州省举办内容共创大会,激励和扶持公益创作者,探索以内容公益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贵州省为爱黔行公益服务中心发起的“大山里的艺术课堂”是代表项目之一,联动爱心人士为乡村学校捐建音乐教室,让乡村孩子获得学习音乐的机会。
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引镇街道东兴村,“幸福家园”养老院为老人提供了良好的养老环境。了解其运营需求后,陕西省慈善联合会对接企业资源,捐赠了一批物资,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台上,锣鼓铿锵、戏韵悠扬;台下,掌声阵阵,叫好声此起彼伏。山西省民政厅联合省文旅厅“送戏下乡”,将慈善法和慈善文化宣传融入基层文艺演出,弘扬慈善文化。山西省慈善总会开展“慈善溯源直播带货”行动,联动本土优质企业、搭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助乡村好货走向更广阔市场,以公益温度点亮乡村发展之路。
文化礼堂里讲慈善、村史馆里弘扬善举、公益组织开展服务……各地组织多元力量、借助多样载体、采取各种形式推动慈善文化进乡村,让慈善理念在广袤田野间生根发芽,促进了邻里和睦、乡村和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进社区:搭建参与平台,促进邻里和谐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居民生活交往的主要场所。推动慈善文化进社区,旨在打造邻里互助、友善包容的社区共同体。9月以来,各地社区纷纷行动,让慈善融入社区生活。
“安徽慈善周”期间,《慈满江淮 善行安徽》社区慈善宣传片吸引了许多居民驻足观看。工作人员分发慈善法宣传折页,在“你问我答”互动中普及慈善知识。
活动中,全国各地设置慈善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介绍慈善项目、社区基金的实施情况与成果,让慈善文化润泽居民心田。
“江苏慈善周”上,省民政厅发布了《江苏省社区慈善基金发展指引(试行)》,规范社区慈善发展行为,进一步夯实江苏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多地组织慈善组织等深入社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开展走访慰问、爱心陪伴等活动,让基层治理既有精度又有温度。
通过一系列活动,慈善融入柴米油盐的社区生活,促进了居民之间的关爱与支持,构建了守望相助的和谐社区。
进家庭:传承优良家风,筑牢道德根基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将慈善标语打卡、爱心墙合影等互动环节融入结婚登记流程,向新人普及慈善理念、弘扬家风美德。
在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婚姻家庭辅导员结合慈善宣传,为新人讲解婚姻家庭经营之道,引导他们将“慈善家风”融入未来生活。
…………
婚姻不仅是爱情的承诺,也是家庭责任的开始,而参与慈善正是传递责任与温暖的方式。多地民政部门在婚姻登记机关开展慈善活动,让新人们在登记领证的同时,种下“以善治家”的种子。
在广场、公园、社区等地,一场场公益集市热闹举办。青少年化身“小小摊主”,在父母的陪伴下摆摊义卖,并将义卖所得捐赠给社区基金会,用好家风传递温暖善意。
上海市慈善文化展示厅,多个亲子家庭开启慈善研学之路,探访慈善超市,了解慈善文化;江苏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一个个小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述慈善文物的故事……
慈善婚礼、慈善研学、公益集市、志愿服务……慈善文化进家庭从社会基本单元入手,传承优良家风,弘扬家庭善行,让慈善成为家庭生活新时尚。
一个多月来,慈善暖流涌动,厚植机关党员干部慈善意识,浸润企业发展的责任担当,灌溉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融入社区治理的毛细血管,渗入家庭文明的道德根基,凝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随着慈善文化“五进”活动持续走深走实,一幅“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温暖画卷正徐徐铺展,为美好生活注入更加深厚、更为持久的文化力量。
扫描关注
直播app